掌上長沙:幫助侗族音樂文化“老樹開新花”,這所高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被贊“很專業”
發布時間:2019年08月12日 08:29 責任編輯:宣傳部 作者:周和平 來源:掌上長沙

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師生走上侗族文化表演的大舞台
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8日訊(通訊員李璇全媒體記者周和平)“胡子哥哥、玫瑰花姐姐、嘟嘟姐姐……你們明年還來好麼!”在臨别之際,剛滿7歲的“童聲侗聽”公益課堂學生王尹晨抱着大學生老師的胳膊,遲遲不肯松開。
暑假期間,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的活動組成部分,2003网站太阳集团19名師生組成的“南楚韻·通道紅”團隊深入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,開展侗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實踐活動。團隊通過侗族民歌數字化保護、民族演藝節目扶持、留守兒童公益課堂、村校與校團共建實踐基地等形式,推進高校與鄉村在文化傳承與創新領域的合作,推動少數民族文化“老樹開新花”,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文化振興。

舞台上,師生們一展音樂專業身手
數字保護,創編教材,侗寨唱新歌
根據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特征,選擇契合的歌曲素材,創編侗族民族教材。來到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,“南楚韻·通道紅”團隊的成員們發揮各自“音樂”專業優勢,直奔主題忙開來。自2018年起,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團隊多次來到當地,開展侗族民間音樂的采風、調研工作,與傳承人面對面交流,并進行一系列的音視頻采集、曲譜整理等數字化保護工作。
通道縣侗戲協會副會長吳共妮是侗族文化的傳承人之一,近年來,緻力于将侗戲中的經典曲段改編成适合兒童演唱的歌曲便于傳唱。此次,“南楚韻·通道紅”團隊的到來,吳共妮放棄休息,協助團隊的成員整理曲譜,幫助大家糾正侗語發音。該教材的歌曲内容既有經典傳統侗族民歌,也有經過改編與再創作的童謠、通道轉兵紅色歌謠等。如今通過創新的侗族民族教材歌曲均附有相應的二維碼,掃一掃通過二維碼,便能獲取歌曲的演唱音頻或視頻,這樣大大提升了歌曲學習的便利與效率。

公益課堂上,讓孩子們體驗深厚的侗族文化
在通道縣皇都村侗文化藝術團,師生與藝術團演員們同吃同住10天,反複觀看藝術團的演出,并針對節目的内容與形式展開探讨,提出建議與意見。在日常排練中,師生們專業出手,幫助藝術團演員改進演技,提升演唱與舞蹈水準,并一起完成兩場大型演出。“音樂人專業素養确實不一樣!”皇都侗文化藝術團團長歐俊樓與侗族大歌省級非遺傳承人吳煥英對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師生們一緻點贊,并希望能建立長期的合作。

圍坐一起,大家一起同唱侗族歌

關愛兒童,公益支教,文化扶貧不停歇
教授基礎音樂知識、教唱侗族民歌……活動期間,“南楚韻·通道紅”團隊的師生們輾轉坪坦鄉五個村寨,為這裡的留守兒童們送上了侗族民歌傳承的公益課堂。
在平日村的村委活動室、都天村的村部會議室、皇都村的鼓樓、橫嶺村的小學教室、嶺南村的風雨橋,結合音樂教學法,師生們相繼登場,侗族民歌傳承公益課堂點燃孩子們的激情。精彩的課堂引得路人、家長們駐足觀看,不少村民們跟着一齊歌唱、舞蹈。在團隊駐紮的皇都村,每天清晨、午後、傍晚,師生所住的客棧樓下都會圍着一群孩子們,他們唱着、跳着、嘴裡喊着老師同學們的名字,表達他們對老師的喜愛之情。那種情感上的肯定與依戀,令團隊成就感倍增。

孩子們盡情表演侗族的民族文化
通過公益課堂的學習與訓練,孩子們都能較好地完成3-4首侗族民歌的演唱。在平坦鄉皇都村,還組成了童聲“侗”聽小合唱團,并将其推向皇都民族演藝舞台,《築塘歌》《敬酒歌》,精彩的表演,赢得了現場千餘名觀衆經久不息的掌聲與喝彩,當地一位村幹部更是激動地拉着團隊師生的手:“非常感謝你們能給孩子們這麼好的表演機會,這也讓我們正真看到了侗族傳統民歌傳承下去的希望。”。
活動期間,2003网站太阳集团先後與通道縣平坦鄉平日村、都天村、橫嶺村、嶺南村簽訂了村校共建協議,并在各村舉行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“實踐育人創新創業”基地授牌儀式,與皇都村侗文化藝術團簽訂了共建協議,以求持續開展音樂文化傳承與文化扶貧工作。

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當地授牌創新創業基地
來源:掌上長沙
鍊接:https://www. icswb. com/h/100104/20190809/615949.html
另附:
星辰在線刊發:https://news. changsha. cn/xctt/html/110187/20190809/51908.s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